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报告
发布时间:
2017-02-28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16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县级公共预算收支情况。全县本级财力完成156,397万元,其中:一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884万元,同比增长7.6%;二是上级一般性财力补助收入103,535万元,同比增长8.2%;三是新增债券收入15,978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155,339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2,861万元、上解支出2,478万元。公共预算结余1,058万元。按预算法规定,已全额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上级公共预算专项收支情况。全县上级专项补助收入158,436万元,专项支出158,436万元。
——县级基金收支情况。县级基金预算收入5,306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收入4,377万元、土地出让金补助收入929万元。县级基金预算支出5,306万元。
——基金预算上级专项补助收支情况。基金预算上级专项补助收入7,161万元,基金预算上级专项支出7,161万元。
2016年,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对上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三农”、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进展,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
1.积极对上争取,保证全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县共对上争取各类财政资金30.25亿元,较2015年增加7.6亿元。一是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5,978万元,保证了棚改、道路改造及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支持企业生产发展15,250万元,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449万元。三是向省厅争取2亿元临时借款弥补棚改资金不足。四是加大重大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力度,共投入5,643万元,用于节水增粮灌溉、农村饮水安全等支出;投入8,021万元,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县财政在新增债券基础上再安排1,503万元,用于城乡公路建设。
2.落实涉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一是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发放耕地力补贴16,711万元,为10.5万户发放大豆目标补贴资金2,678万元;发放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28,946万元,有效缓解了玉米减产、降价对农民收入减收的影响;发放农业保险费补贴1,549万元,种植业保险达到120万亩。二是支持农业走合作化、机械化、科技化道路。投入611万元,新增育秧大棚849栋,辐射水田面积4.6万亩。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对议成、干成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给予867万元资金支持,推进24个村实施项目24个。
3.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改善民生。全年用于民生事业发展资金18.7亿元,同比增长37.5%。一是积极兑现工资调整政策。对上争取工资补助11,029万元,及时足额兑现机关事业单位职级并行、警衔津贴、农岗补贴和艰苦边远等增资政策,2016年在职月人均增资350元,离休月人均增资450元,退休月人均增资240元。二是支持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全年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资金4.03亿元,其中,教育事业资金1.12亿元、卫生事业资金2.77亿元、文化事业资金0.14亿元,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步。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养老金标准平均每人每月由1,856元提高到1,977元;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322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37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837元提高到1,981元。四是支持创业就业。安排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213万元,支持544人实现就业。五是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对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差价部分给予补助,破除以药补医的趋利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六是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41,966万元,支持棚户区改造,拆迁面积1.5万平方米、拆迁2,274户。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投资1,880万元。
(二)政府债务情况
截止2016年末,县政府债务余额56,93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56,178万元,专项债务761万元。当年新增一般债务19,857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5,978万元,置换债券3,879万元。当年偿还政府债务5,59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833万元,专项债务762万元。
(三)落实《预算法》和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1.努力增加财税收入。进一步加大挖潜增收力度,在全面推行“营改减”的减税政策下,加强两税合作,通过互设窗口、数据共享等手段强化征管,有效衔接顺利过渡,避免了税款流失,保障了当年税收同比不减。由政府牵头,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房开建安两业欠税进行清缴以及开展专项稽查,共清缴和查补税款1,731万元。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制度,努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全年行政性收费1,539万元,罚没收入2,442万元。
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盘活存量资金,将2013年以前未使用的专项资金2,431万元收回预算,统筹用于机关事业单位调资及当年应急支出。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时效性。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重点项目开展了实质性绩效评价,将全部项目资金纳入绩效评价范围。
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健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除涉密部门和资金,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全部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持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合理编制年度采购预算,严格履行采购程序,2016年政府采购实际完成7,065万元,综合节约率为10%。
2016年财政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过大。二是刚性支出增长快,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平衡难度加大。近两年兑现增资及各种补贴政策人员支出增加2亿元,预计2017年我县财政负担人员支出将达9亿元。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和主要工作
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突出“转型升级、绿色崛起”主题,加大财政资金筹措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监督管理,全面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财政收入安排情况:财政总收入预期目标安排59,852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52,193万元增加7,659万元,增长14.7%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安排38,728万元,与上年实际完成36,884万元增加1,844万元,增长5%。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根据《预算法》规定,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38,728万元,加省补助收入100,014万元,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58万元,减上解省支出1,252万元,可用财力138,548万元,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38,548万元。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2017年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2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200万元。
围绕上述目标,2017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创新方式,强化征管,积极培植支柱财源。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依法征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强化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应用,建立综合治税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加强政策对接。切实找准上级相关政策与我县发展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搞好对接衔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等各类资金支持。三是支持项目建设。为打造“1+4”立县产业体系、建设“3322”骨干产业项目、构建1+3特色产业园区提供财政政策支持。四是千方百计促发展。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去库存、保增长。
2.优化支出,保障重点,确保民生事业投入。一是控制一般性支出。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做足干部职工基本薪金预算,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调资政策落实。做好机关单位公车改革后公务交通补贴测算发放工作。二是合力支持精准扶贫。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扶贫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发挥财政贴息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支持精准扶贫。三是大力推进公共事业发展。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实施“校安工程”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全力以赴保民生。统筹提前下达的省专项资金和本级财力,做好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群、重度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补贴的政策落实。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
3.完善机制,深化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健全预算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推进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将预算细化到项级科目和具体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继续完善国库管理制度。推进乡镇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压缩暂存暂付款规模,继续加大对部门项目支出和上级专项支出进度的督促与监管。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流程,降低政府采购成本。四是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概算、预算、结算、竣工决算进行评审以及项目后评价,对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的专项支出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评估、专项审查、跟踪问效管理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五是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实债务限额管理,在限额内依法举债。完善管理机制,将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纳入年初预算。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制定化解债务风险方案。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提前抓好新增债券项目筛选、储备,及时置换存量债务项目,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果。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强化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
4.强化执行,接受监督,提升财政管理绩效。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财政管理机制,利用大数据平台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全口径预算体系,提高政府基金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编制水平。建立支出标准体系,严格执行会议、接待、差旅等费用支出标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度。二是加快推进财政绩效管理。探索绩效目标管理方法,推行以绩效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标准、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体制。三是实施全面规范的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细化公开内容,推进阳光财政、规范财政、安全财政、健康财政建设。
各位代表,新一年的财政工作十分艰巨而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开创望奎更加富裕富强、崭新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
文件大小: 70.0KB
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文明路48号 联系方式:0455-6711168 标识码:231221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122102000101
主办:望奎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2019-2024 黑ICP备1300596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