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育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 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发布时间:
2021-10-08
为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我局认真总结评估“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综合分析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现状,现就“十四·五”期间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思路:
一、全县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9所,其中高中学校3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中学校14所(城内4所,农村10所)、小学15所(城内4所,农村11所),幼儿园86所(公办园18所,其中城内1所、农村17所;民办园68所,其中城内31所、农村37所)。
全县共有各阶段在校学生36799人,其中高中阶段在校生6755人(普通高中6604人、职业高中151人)、初中阶段在校生12334人、小学阶段在校生12531人、学前阶段在园幼儿5179人。
全县共有在岗教师3697人,按年龄分,56周岁以上383人,占比10.4%;46-55周岁1285人,占比34.8%;36-45周岁1505人,占比40.7%;35周岁以下524人,占比14.1%。按学历分,研究生学历11人(高中8人、初中3人),占比0.1%;本科学历573人(高中240人、初中181人、小学137人、幼儿园15人),占比15.5%;专科学历969人(高中204人、初中479人、小学240人、幼儿园46人),占比26.2%;高中及以下学历2144人(高中27人、初中642人、小学1375人、幼儿园100人),占比58.2%。
“十三·五”事业发展成效
(一)教育事业
1.总体目标基本达成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着力提升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超过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小学净入学率达到100%,达到规划目标;初中入学率达到99%,达到规划目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7%;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1%。
2.具体任务基本完成
一是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全县公办幼儿园数量达到18个,普惠性幼儿园达到84个,普惠幼儿园比例达到97.72%,入普惠园幼儿比例达到全县幼儿总数的90.43%,普惠效果明显。
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2019年,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三是高考改革准备充分。开展高考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落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初步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教师”15名。
四是教学质量全面提高。2019年高考,一表上线人数达到299人,上线率为16.37%,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二)体育事业
深入实施《望奎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十三·五”短期目标基本完成,我县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先进县。
1.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全县健身爱好者达到19万人,占总人口的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类单项体育协会23个(正在办理中的有7个);各类健身站点27个,50人以上规模健身队伍15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450人,完成注册500人,占总人口的3%;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我县品牌形象的全民健身赛事有二十余项,年均参赛人数达12000人次。全县人民崇尚健康、科学健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五场三园”15分钟健身圈格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镇村全覆盖、城乡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场地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环境进一步改善,建设数量和档次全市领先。
3.业训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全省第14届全运会上,我县运动员代表绥化市参赛,为我市赢得仅有的2块金牌,并贡献了一半的团体总分。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事业方面
1.建设资金不足。因资金不足,“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建设城内公办园3所,目前只有一所完成项目审批,其他2所仍未能立项,导致公办园建设滞后;“人人通”设备配备不到位,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还不完善,导致信息化建设脚步迟缓;实行绩效工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绩效工资改革未能启动。
2.编制管理不畅。限于编制管理体制局限,校长、教师城乡间流动受制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未全面铺开。
3.队伍结构不优。受工资待遇影响,教师岗位,特别是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不强,留不住人才,加之特岗招聘名额有限,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教师队伍老龄化和音、体、美专任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二)体育事业方面
1.农村全民健身质量不高。指导力量不足,健身项目单一。
2.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新开发小区没有按国家标准配备建设专门的健身场所。
3.公共体育设施管护不到位。建设单位对管护工作重视不够,未能有效负责。
4.大型场馆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急需再建功能设施先进、项目品类高端的大型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元素及主题更加突出的体育公园。
四、“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省市县教育大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公平而有质量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积极回应群众热切期盼,高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加快实现《望奎县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强化体育市场管理,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实现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任务指标:
1.教育方面: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9.6%以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92%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体育方面:到2025年,单项协会或俱乐部总量要达到30-35个,全民健身场地总量要达到600处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超过全县总人口的3%。建成南部新区体育场,开启南部新区全民健身中心二期规划。
具体任务
1.教育方面:
(1)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学科、上满课时、丰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①加强德育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构建各学段德育工作目标有效衔接,工作渠道通达,工作内容丰富的全方位、多角度德育工作体系;开展“先锋少年评选”“好习惯伴我成长”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良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②加强智育教育。坚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形成充分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分层提高,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增强智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智育水平。
③加强体育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扎实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充分利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④加强美育教育。开好音乐课、美术课,帮助学生掌握美的知识;通过品鉴艺术作品,培育学生感悟美的品质;通过开展艺术活动,提高学生展现美的能力;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爱美情感,形成崇尚真尚美、抵制假丑恶的美育氛围。
⑤加强劳动教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规定,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以及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优秀品质。
(2)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①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城内学校建设,着力提升各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幼儿园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把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列为新建小区的基本条件,强制增加配套幼儿园数量;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到不断完善附属设施上,全面提高学校优质办学能力和教育服务水平。
②持续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科学调整学校分布,增加城内学校个数,提高城内学校学位供给能力,有序撤并没有学生和学生数较少的村小学办学点,促进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分布。
③持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大数字校园建设力度,建设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库,开发数字化特色课程,创新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资源供给模式,构建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到2025年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
(3)协调发展各类教育
①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坚持 “广覆盖、保基本、促发展”的原则,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确保到2025年末,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92%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公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1:1。加大幼儿专任教师招聘力度,通过转岗、招聘、大循环调整的方式,补充幼儿教师。到2025年,所有幼儿园补齐配足“两教一保”保教人员,专任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达到90%以上,满足学前教育师资需要。
②创新发展特殊教育。探索“‘一对多’线上送教上门”教学模式,对具备线上学习能力的残疾学生实行归类送教、线上送教,缓解师资不足压力,提高送教上门效率;不断加强特教资源建设,强化普通中小学校特教教师配备,满足随班就读需求。
③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发展战略,形成“办学理念、组织建设、校园文化、治理能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同步提质升级的发展新格局,优厚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到2025年,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达到督导评估标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④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启动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大力度培养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和选课走班指导,保证高中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第一中学与省实验中学开展联合办学,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探索推进第二中学分层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特长,实现特色办学,进一步提升高中办学质量。
⑤加速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试点,每年与2个试点企业进行定单培养合作,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切实推进“双优”职业学校建设,依托县情,拓宽专业范围,积极向上争取增加特色学科,力争到2025年,再增加优质专业2个,进一步增强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并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将每年计划招生数量提高到200人,实现职业教育提速发展。
(4)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①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主线,完善《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和学校《教师师德考核实施细则》,强化局校两级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创新师德建设活动载体,不断提升教育“三乱”治理成效,引导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廉洁从教”意识,争做“四有好老师”。
②持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充分发挥研培中心作用,建强研培队伍,创新研培活动,形成研培一体、互促互进的研培工作新格局。在国家和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深入落实《黑龙江省“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充分利用省教师发展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教师高级研修培训,确保每年参加高级研修培训的教师达到5%以上,骨干教师比例达到15%(省2%、市3%、县10%),县、市级名师比例分别达到25%、15%。健全“五好教师”建设载体,实施《班主任三年培训计划》《教师专业成长五年规划》,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到2025年,90%以上教师达到“五好教师”标准。
③持续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继续以特岗计划和面向社会招聘的方法,每年补充特岗教师50人、招聘幼儿教师20人、招聘高中教师20人,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
(5)强化教育发展保障
①强化教育投入保障。建强教育保障机制,落实政府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主体责任,切实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体制,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确保做到“三个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②完善管理体制保障。启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坚持县级统筹、各方协调配合,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构建“精细化”学校管理体系,以“制度精细化、责任精细化、流程精细化、管理精细化”为目标,从常规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全面构建“精细化”学校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到2025年,打造出5所“精细化”管理示范学校。严格学校招生管理,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平等享受教育权力。
③强化公平教育保障。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校推行“四零承诺”实现办事不求人实施方案》要求,不断完善《在全县中小学校推行“四零承诺”实现办事不求人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学校划片招生、教师与学生随机配对、定期按照规则轮换座位、民主方式遴选学生干部要求,坚持阳光分校、阳光分班、阳光排座、民主评班干和先优,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零择校”“零择班”“零择位”“零指定”,确保实现人民群众在中小学校“办事不求人”,切实保障教育公平。
2.体育方面
(1)群众体育。再扶持成立6-10个单项协会或俱乐部,总量达到30-35个,丰富全民健身项目内容;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总量要超过全县总人口的3%;全民健身工程总量达到600处以上,进一步向自然屯儿延伸;推进全县足球场地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标准的足球场达2块;建成南部新区体育,启动南部新区全民健身中心二期工程,谋划占地4-6万平方米的望奎体育公园(意向选址在锡武公园西侧)。
(2)竞技体育。以全市“五运会”为目标,调整业训工作,加大竞技体育投入,把握好关键人、关键点,巩固优势项目,提升弱势项目,力争团体总分进入前五名,田径、乒乓球等优势项目进入前三名。
(3)体育产业。继续巩固体彩支柱地位,通过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消费,激活体育市场,形成结构合理、成熟稳定的产业架构。
附件:1.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项目期间建设规划
2.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项目期间建设规划
附件1: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期间项目建设规划
2021年,计划投资1245万元,新建第二中学艺体馆2304平方米;计划投资700万元,扩建富饶小学教学楼2500平方米;计划投资252万元,扩建富源小学教学楼900平方米;计划投资805万,集中新建20所城乡中小学水冲式厕所2869平方米;计划投资991万元,新建先锋镇中学、灯塔学校、厢白学校等3所学校运动场23600平方米。
2022年,计划投资1615万元,扩建第四中学综合楼5770平方米;计划投资605万元,扩建海丰小学教学楼2160平方米;计划投资874万元,扩建通江小学综合楼3120平方米;计划投资647万元,新建通江镇小学、恭六乡小学、恭六乡中学等3所学校运动场15400平方米。
2023年,计划投资261万元,扩建机关幼儿园教学楼900平方米;计划投资391万元,扩建后三中学食堂1360平方米;计划投资1117万元,新建通江镇中学、卫星镇中学、惠七镇中学、卫星镇小学等4所学校运动场26600平方米。
2024年,计划投资385万元,改建第一小学东教学楼为幼儿园3850平方米;计划投资493万元,扩建恭六中学宿舍楼1760平方米;计划投资819万元,新建东升中学、敏三中学、莲花小学、莲花中学等4所学校运动场19500平方米。
2025年,计划投资1250万元,新建火箭镇中学艺体馆2500平方米;计划投资1380万元,新建育人幼儿园3800平方米;计划投资1008万元,新建海丰镇中学、海丰镇小学、富源小学、后三中学等4所学校运动场24000平方米。
附件2:
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期间项目建设规划
1、全民健身中心二期建设项目
前期设计、前期手续(2021-2022年),施工(2023-2025年)。建设内容:在现规划建设一期体育场工程西侧、规划南一街南侧、文明路东侧建设一处占地5000平方米的游泳馆,在现规划建设一期体育场工程西侧、南外环路北侧,文明路东侧建设一处综合体育馆(含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项目),占地约为6000平方米。两馆之间为健身区、景观区、通道。整个二期建设项目与一期规划内容整体设计规划,建成后整体规划为望奎县全民健身中心。
2、望奎县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前期设计,办理前期手续(2021-2022年),施工(2023-2025年)。建设内容:以草坪为主基调,含冠木、健身步道、笼式球场、健身设施、休闲设施、音乐、公共服务设施、停车场等建设内容,突出体育主题和体育元素。不设广场区,依自然地势设计,突出自然健康环保理念。
望奎县教育体育局
2020年6月28日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文明路48号 联系方式:0455-6711168 标识码:231221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122102000101
主办:望奎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2019-2024 黑ICP备1300596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